公司2022 年营收受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而短期承压,利润端由于持续研发投入、产品成本增加而有所波动。公司作为国内智能视频软件开发行业领跑者之一,尤其是作为在视频编解码软件开发市场中少数具有高端产品自研能力的核心厂商,技术实力雄厚,客户资源丰富。伴随外部环境改善、广电领域持续创新投入,我们认为,公司传统优势的传媒文化业务有望回暖,大屏运营、海外市场也提供业务增量;同时,公司此前持续布局的泛安全、车载智能座舱业务也有望逐步放量,创新业务突破开启新的增长曲线。公司推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制定较高的营收增长目标,充分反映经营信心。维持“买入”评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项:公司发布2022 年报、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实现营收3.31 亿元(yoy-20.75%),实现归母净利润-0.99 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2 亿元;2023Q1 实现营收0.52 亿元(yoy-23.58%),实现归母净利润-0.19 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9 亿元。
深耕大视频领域,持续研发投入体现充足经营信心。分产品看,2022 年公司传媒文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收入3.01 亿元(yoy+2.02%),毛利率为27.40%,部分硬件采购成本以及海外业务交付成本增加;泛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收入0.30 亿元(yoy-76.02%),毛利率为23.97%;车载智能座舱产品实现收入104 万元,毛利率为100%,体量实现突破。分地区看,2022 年国外收入为1.26亿元,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系阿拉伯电视台视频处理技术系统采购项目完成履行。费用端,2022 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0.27/0.29/1.18 亿元,yoy-23.24%/-5.99%/+29.97%,研发创新方面持续投入。截至2022 年,公司员工总数为393 人(yoy+17%),其中研发人员占72.26%。
传媒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国产化解决方案份额不断提升。伴随国家对宣传文化工作的持续重视,广电领域技术投入有望强化。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到2025年底,高清电视成为电视基本播出模式,超高清电视频道和节目供给形成规模,4K/8K 编解码设备有望放量。公司由编解码设备等单品向平台型产品拓展,AIGC技术在媒体演播室、智能媒资平台等场景应用较成熟。近年来,广电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也提上日程。公司是全国首家推出全国产化4K 广播级编码设备、支持中国标准HDR Vivid 的4K/8K 直播编码器的厂商,国产化产品市场份额也进一步增加。公司产品还实现出海,参与阿拉伯电视台系统建设,2022 年也陆续签订其他海外订单,业务具有持续性。此外,在“百城千屏”方面,公司开启户外大屏建设、播控平台系统建设、内容运营、管控一站式业务体系,未来有望获取丰厚的大屏运营收入。
泛安全业务重心明确,5G 边缘计算视频压缩终端有望放量。结合市场开拓情况,公司调整客户结构,重点拓展5G 边缘计算视频压缩终端产品以及数字政务方向的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新产品快速起步。公司5G 边缘计算视频压缩终端面向金融、能源、铁塔、电网、电力、远洋货运等具有多网点、对解析压缩回传需求强的行业,可在视频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最大减少90%的传输成本和存储成本,可解决多厂商安防设备、多协议兼容问题,具有广阔应用潜力。公司将重点通过渠道推广终端,标准化产品有望带动毛利率提升。伴随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数字化趋势,公司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系统平台在政务客户中的推广机遇也有望迎来强化。
车载智能座舱业务取得突破,多家车企完成定点。公司基于沉浸式播放、视频处理技术建立超高清、沉浸式座舱产品线,聚焦车内智能娱乐座舱场景提供座舱解决方案。相关产品包括:座舱多屏联动,实现数字内容帧级同步传输、播 放以及联动跨屏操作;座舱沉浸式氛围,调动车内物理硬件与视频内容联动。
2022 年,公司在比亚迪、吉利、奔驰、保时捷、蔚来、上汽、高合等多家国内外知名车企完成定点。商业模式角度,公司将收取技术开发费、license 费等,未来商业机遇广阔,我们看好业务体量的快速增长。
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制定较高营收增长目标。公司2023 年3 月27 日发布公告,向53 名激励对象授予187.9261 万股限制性股票,占股本总额的2.34%。
在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上,以2022 年营收为基数,2023-2025 年营收增速分别不低于30%/60%/80%,对应为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不低于30%/23%/12.5%。公司设定的业绩考核目标充分考虑过往经营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有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确保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实现。
风险因素:超高清电视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公司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公司技术研发创新转化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结合公司2022 年经营情况、限制性股票费用摊销计划以及未来经营规划,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 年净利润预测至0.44/0.99 亿元(原预测为0.94/1.27 亿元),新增2025 年净利润预测为1.33 亿元,对应EPS预测为0.55/1.24/1.65 元。考虑到公司在费用端的较强投入,净利率仍处于恢复阶段,我们采用PS 估值法,基于业务属性,选取虹软科技、数码视讯及卡莱特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相较于2023 年Wind 一致预期的平均PS 估值为11.48倍,我们给予公司目标市值60 亿元,对应2023 年12 倍PS,对应目标价75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