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温小娟 郭歌
锦绣霓裳,风华绝代。日前在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上演的一场跨越千年的华服大秀,艺术化地融入君子六艺、传统八雅,沉浸式的研学体验令人赞叹不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深度体验和实践学习为目的的研学旅游不断升温,已成了河南文旅市场的“新蓝海”。河南将发展研学旅游作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研学旅游资源,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呈现出先行引领、全面提速的新局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坐拥得天独厚的研学资源
在考古现场透过“地层线”了解汴河及州桥千年来的兴衰变迁,在研学教室模拟修复古瓷器……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公众考古研学基地近日迎来了一批批中小学生,孩子们在这里近距离观察开封“城摞城”、千年中轴线,了解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全过程。
渑池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花开中国·寻根仰韶”考古研学周活动;郑州发布最新研学游线路,涵盖裴李岗遗址、郑州商城遗址、黄河生态走廊等多个文化地标;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体验修复“文物”、陶器制作,感受“最早的中国”……这个春天,全省各地不断掀起研学旅游热潮。
4月3日,在洛阳举办的2023世界研学旅游大会上,发布了河南10条研学精品旅游路线,聚焦古都、黄河、考古、文字、美食、中国功夫等多个领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人文底蕴深厚,自然山水北雄南秀,红色资源富集,交通路网发达,发展研学旅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说。
依托资源优势,按照“聚焦一条线(黄河)、突破四座城(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点亮几颗星”工作思路,我省建成研学旅行营地42个、基地487个、课程3970节,研学路线、基地各具特色,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积极构建研学旅游新格局
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处处长刘春晓介绍,河南采取省外省内机构联动、文旅教育紧密合作、资金基金保障支撑等一系列举措,全方位培育壮大研学市场主体,构建研学旅游发展新格局。
优质机构入驻带动。世界研学旅游组织河南代表处落户洛阳、引进安徽工程大学打造“红色光山闪耀信仰”光山全域红色研学品牌……通过与省外优质机构的合作,有效提升了河南本土研学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建立资金奖补制度。2020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围绕营地基地建设、课程研发等研学旅游工作重点,省市联动,对研学旅游工作走在前列的市、县给予奖励,今年将继续安排3000万元进行奖补。
此外,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教育厅在全省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评选、精品优质课程征集等活动,为全省研学基地建设提供范本。同时,通过人才培训、建立全省研学旅游专家库和研学机构库等,为打造全国重要的研学旅游目的地提供智力支撑。
刘春晓说,一系列举措使我省研学旅游营地基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涌现了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林州红旗渠精神营地、鹿邑县老子文化研学营地、新县“大别红营”等一批标杆研学营地。
打造黄河文化研学游高地
黄河河南段以“景观最丰富、位置最关键、治黄主战场”而成为黄河的地理枢纽,黄河文化研学被确立为河南研学旅游的核心内容。2019年,河南正式启动黄河文化研学旅游工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努力讲好“黄河故事”。
河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祖恩厚表示,研学课程和线路设计应在场景、互动感、故事线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划分和设计,让研学旅游目的地的特色与教学更好地结合,打造特色鲜明、体验感强的精品项目。
今年年初,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河南黄河河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清华大学团队共同打造“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品牌,将黄河流域河南段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转化为社会公众可亲近、可感知、可体验的研学产品。目前,已公布孟津黄河铁谢险工、郑州黄河花园口险工等10处工程为河南省首批“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实践基地。
“‘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课程体系设计已完成,课程产品和场景打造正在全力推进。”刘春晓表示,我省将围绕建设世界研学旅游高地目标,顺应文旅消费升级,拓展文旅发展空间,激发研学市场活力,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研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