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记者 陈雪芹 通讯员 肖剑

身为碳汇基金发起人之一的苍南振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晖,已成功开辟了温州市的第一个碳汇林。从2009年至今,他已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碳汇林面积达到8000多亩。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这是在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才被通过定义的词汇。


【资料图】

温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荣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碳汇”事业只是该市建设低碳城市的亮点之一。2012年11月,温州市被列入国家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一年多来,温州市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低碳产业为主导、以低碳金融为特色、以低碳能力建设为支撑、以低碳社会为基础”的特色低碳发展道路。

碳汇基金 “零排放”的绿色畅想

周杭勤是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学生,她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汇入90元,认捐了3棵碳汇树。“反正自己也经常出去玩,肯定有一部分碳排放,所以就认捐了树木,就是想减少一下碳排放。”

白琼璟是宏锦鞋材市场的董事长。几年前,他就呼吁市民认养树木,当温州筹划建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时,他自愿捐资10万元,以个人名义与其他4位温州企业家一起成为专项发起人。

早在6年前,温州人就已经与碳汇结了缘。2008年11月,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在该市成立。据温州市林业局最新数据统计,温州碳汇基金到目前为止共筹集资金7430多万元,已实施32个碳汇项目,其中26个为碳汇造林项目,6个为森林经营碳汇项目,面积总计13万余亩。其中,碳汇造林项目达4.49余万亩,森林碳汇经营项目8.56余万亩。

光伏发电 清洁能源的希望之星

在洞头县大门镇潭头村,一幢看上去并无特别之处的高层落地房,屋顶却大有“玄机”。房屋的主人是温州个人申请光伏发电并网第一人张振龙。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将自家屋顶改造成微型光伏发电站,并于去年年底实现并网接电投用。

朱荣娒对记者表示,居民利用光伏发电,无疑是一项颇具意义的新尝试,也是继多个企业、校园光伏项目并网后,温州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一个新思路。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市已有1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设了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尤其是工业领域,随着国家对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应用的推广以及光伏发电项目造价的降低,企业对屋顶光伏发电的积极性正在提升。早在2009年,温州医科大学就申请获批国家级“金太阳示范工程”,与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成为该市首个并网发电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也是我国东部高校中最大的光伏电站,总投资1760万元。

记者从温州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已被温州市纳入到低碳试点实施方案中。去年8月,该市出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意见》,计划到2015年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800兆瓦以上。今后,温州市将贯彻落实扶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公共机构利用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断提高该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温州一次能源资源十分匮乏,除了水能,没有其他常规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基本上都依靠外部调入。朱荣娒介绍说,温州将通过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的项目实施,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城市清洁能源利用率,降低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逐步构筑形成经济、清洁、多元、高效的低碳能源发展体系。同时,加强天然气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加快城市天然气管网等项目建设,让市民和相关企业用上高效、清洁、安全的天然气,以逐步代替企业用煤和居民的液化气。

顶层设计 低碳温州的“蓝天”战略

2013年6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温州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金融、低碳科技……这一项项低碳理念,究竟如何转化为一项项务实的举措?在这份长达数十页的实施方案中,一个低碳温州的“蓝天”战略豁然呈现在记者眼前。

朱荣娒向记者介绍说,在国家、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该市建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的低碳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设立低碳城市专项资金,并出台《温州市低碳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着手编制温州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面向全国开展碳交易、碳金融、低碳产业等六大课题研究,启动了低碳园区、低碳乡镇、低碳社区试点创建工作;全面推进低碳活力城市、低碳能源城市、低碳建筑城市、低碳交通城市、低碳宜居城市建设工作。2012年,温州市能耗强度全省第二、降幅全省第一,2013年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6.5%,位居全省第一位。

按照温州市的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路线图,温州将披上“绿妆”——到2015年,该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9.5%,单位GDP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15%,基本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监测、统计和核算体系,初步建立起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操作的低碳配套政策体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