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实习生 聂颖颖
3月3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消息,继袖珍边城鱼之后,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发现的滨海涌洞鱼刷新了重庆最古老脊椎动物的纪录。滨海涌洞鱼距今约4.36亿年,作为一种较原始的真盔甲鱼类,为华南地区志留纪地层的精细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该项最新研究成果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合作完成,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地质学报(英文版)》上发表,该文章揭示了滨海涌洞鱼在早期脊椎动物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并以此建立了重庆市迄今首个“科”级古生物命名单位,也为世界远古鱼类新增了一个新的高等级生物类型。
滨海涌洞鱼复原图。
戴“头盔”眼朝天 重庆迄今最古老脊椎动物被发现
脊椎动物根据是否有上下颌分为无颌超纲和有颌超纲。于2020年7月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涌洞镇发现的滨海涌洞鱼属于无颌类,属于4.36亿年前的早志留世时代,它比2021年报道的重庆最早的有颌类鱼化石——袖珍边城鱼(约4.23亿年前)还早一千多万年。
“这是重庆市目前发现生物等级最高的,也是重庆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为世界远古鱼类新增了一个新的高等级生物类型。”文章第一作者、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阳博士介绍,滨海涌洞鱼是一类已灭绝的“戴盔披甲”的亚洲东部地区特有的无颌类,主要生存于浅海和滨海环境。其化石往往纹饰精美、形态奇特,可以说是“稀奇古怪”,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在形态上,它与一般印象中的鱼类有较大的区别,不同于现在的鱼,它头上戴着“头盔”,眼睛上翻。
“它眼睛上翻可不是目中无人,其实是弱小无助的表现。”陈阳幽默地说,滨海涌洞鱼大约身长4厘米,没有偶鳍,整体呈扁平态,对水流带动浮游生物进行滤食。由于滨海涌洞鱼天敌多,它头部被外骨骼所包围,并将全身包裹起来,起到保护作用。眼睛上翻是因为游泳能力不强,大多数时候趴在海底,眼睛在身体背面,方便观察上方情况。
2020年,研究人员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涌洞镇发现距今约4.36亿年的滨海涌洞鱼化石。
这个“科长” 补充了盔甲鱼“家庭族谱”
研究团队在实施古生物化石保护项目过程中,在一块岩石露头中发现了多达20余个的滨海涌洞鱼头甲。他们研究发现,滨海涌洞鱼介于中华盔甲鱼类和真盔甲鱼簇之间的过渡位置。
依据系统分类法,生物根据分类等级的高低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位置越靠前,其等级越高。新命名的滨海涌洞鱼在系统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亚门、无颌超纲、盔甲鱼亚纲、真盔甲鱼目、涌洞鱼科、涌洞鱼属、滨海种,是重庆市迄今出土的所有古生物化石中首个科级生物学命名单位。
陈阳解释,过去中华盔甲鱼类和真盔甲鱼簇形态差异大,中背孔延伸的程度,松果孔的位置、感觉管的形态都有着巨大差异。而滨海涌洞鱼处于中华盔甲鱼类和真盔甲鱼簇两种形态的中间位置,填补了这两个形态类型之间的形态学鸿沟,使真盔甲鱼类形态演化脉络更为清晰。
滨海涌洞鱼化石。
填补了红层的古生物化石空白
文章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古鱼类学家朱敏表示,滨海涌洞鱼作为一种较原始的真盔甲鱼类,在海相红层中被发现,为华南地区志留纪地层的精细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
据了解,涌洞鱼生活的志留纪是地球演化的关键时期,志留纪期间构造运动剧烈,生态环境强烈波动,形成了一“黑”一“红”两套特色地层。一“黑”,是指黑色笔石页岩,一“红”,是指三套海相红层,这些红层是地球历史上重要的全球性构造事件——加里东运动的地质记录,由于红层中缺少化石发现,其地质时代饱受争议,被地质学家称为“哑地层”。
重庆市地质调查院副院长魏光飚表示,盔甲鱼类的研究对揭示早期生命演化的历程非常重要。发挥地质学“将今论古”的思维,通过研究生物古化石,反演当时地球生态和地质环境的变化,进而研究地球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供图)